站内搜索: 论坛BBS | 设为首页 | 趣味下载
网站首页 企业介绍 新闻中心 产品信息 企业之家 客服中心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网站公告: 老师们、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我公司网站!祝您愉快学习!轻松进步!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在线留言,我们会最快为你解答。更希望您能来我们公司论坛注册与我们交流和分享!
   
新闻中心
企业动态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企业动态  
我企业编辑论:学生教育理念及行为养成
   发布者:jianhe99 发布时间:2011/4/9 阅读:1456次  【打印此页】 【关闭
 
 学生的教育理念与行为养成是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1.学生教育理念

    对于学生的教育是学校管理中的大事,也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用何种观念来教育学生已经成为各位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各位学者关注的问题。学生教育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浓缩,是学校特色创建的一部分。

    (1)对于学生的教育应具备尊重的理念

    “尊重”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教师和学校领导能够 “蹲下来倾听”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实质是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尊重。

    处于身体发育期的青少年正是一个自尊心最强的时期,他们渴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够得到老师的理解和鼓励,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基本动机。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即多进行换位思考。

    尊重理念的实行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以“教师中心论”为主导的教育。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者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把学生看成教育的客体,无视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之相对应的是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儿童中心论”,认为教师应该放弃向导和指挥官的任务,而只充当一名看守者和助理者。两者都过分地强调了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另一方的对等地位。从现代教育观点来看,教师与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关系是相对主体关系,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

    尊重的理念还体现在对学生人身权的尊重和保护。人身权包括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人身安全权、人身自由权、心理健康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信用权、婚姻自主权、著作权、监护权等多项具体权利。

    (2)对于学生的教育应具备和谐发展的理念

    教育是使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学生要想完成这个过程,就必须不断地使自身符合社会对其成长的基本要求,这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个体身心发展和外部世界相适应的过程。当今,中国提出了发展“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发展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在学生管理和培养上也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教育学生。

    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学校管理者养成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理念,通过管理,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同学校的培养目标相和谐,同实现社会生活的目标相和谐,同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和谐,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相和谐等。这既是学校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习型学校构建的一部分。学校在实行校本管理的同时,学校管理的目标应与社会和国家整体的育人目标和需求相一致,用一种和谐发展观来实施对学生的教育。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照我的见解,在某种意义上,即使对技术学校来说,也是正确的。” 

    在教育上,世界公认“四大理念”:“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教育民主”。世界公认“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中国提倡的素质教育主张提高人的“四大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中国新课程改革提倡为所有学生打好“四大基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基本方法。”中国的教育方针也在于使所有的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3)对于学生的教育应具备培养学生个性主体的理念

    所谓个性,即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由于个体先天素质不同,家庭、文化、环境等背景影响迥异,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因此,学校管理者有必要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自我参与、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时代观念,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采取多种管理模式,因人施教,长善救失,促进学生逐渐发展成为自主、自强、自立、自控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主体,使每个学生个性、主体性得到良好发展,培养出对社会具有责任感,富有敬业、奉献意识、创造精神的新一代。

    2.学生行为养成

    使学生养成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再好的理念、再明确的道理如果不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无法实现。由于中小学生处于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因此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应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对此,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应当具备的行为和应当遵守的基本规范作出了规定。

    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是学校的常规性活动,包括品德行为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两个方面。学生品德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学生自身与环境(包括社会舆论和教育等)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道德规范的内化过程,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与社会交往中通过自身的实践,由被动到主动逐渐转化的过程。因此,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德育活动基地和良好的学习活动情境,从知、情、意、行多层次入手,从学校、家庭、社会多主体入手,努力形成多方参与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系统格局。

    (1)学生品德行为的培养

    第一,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明确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标准以及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意义。学校应通过教师培训,研究学生心理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问题,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优良心理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认识。同时,使教师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教学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建设一支具有科学的意识、端正的态度和较强的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为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塑造最直接、最优秀的引领者和施教者。

    第二,创设尊重平等的和谐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教师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教师的行为在很多的情况下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体现着人本精神,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教师的行为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影响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同样会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这是文明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习惯的基础。

    第三,重视健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学校可以通过设置标语、口号、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手段,创建直观的校园文化,反映道德教育的理念与思维。可以通过对教室、寝室等环境的制度建设提高学生对行为标准的认识和约束力。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体活动和各种集体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关心学校,热爱学校,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自信、自强、自尊的心理品质,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第四,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增强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兴趣和依恋感。学生是学校群体中的主要成员,生活在学校群体中的每一个学生不仅对学校其他成员具有影响作用,也对其他成员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学校如果能引导和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文学、朗诵、书法、绘画、音乐、摄影、科技制作、舞蹈等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就可能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逐渐产生对学校的热爱和依恋,并能在群体活动中逐渐产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良好道德习惯。

    第五,通过适当的手段对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强化。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是一个逐渐深化和逐渐定型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反复。因此,需要通过必要的手段进行强化。学校可以通过讲座、橱窗、广播等多种形式,对道德行为进行宣传。也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启迪、自我教育、自我转化和发展。还可以利用开学典礼、表彰会、重大节日庆典、纪念活动、运动会、校庆等活动,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学校、年级、班级和学生个人取得的成绩进行多种鼓励,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增强学生集体和个体的自信、自豪等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集体和人格的成就动机和表现欲。同时,学校可以引导集体舆论,适度施加集体压力,使学生形成对集体的向心力。

    第六,重视学生身边的榜样示范作用以及对不良行为的惩戒作用。榜样的力量是直观的,具有说服力的。学校可以通过三好学生等各种先进人物的评选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地接受优良的行为规范,使良好行为符合学生内心的价值观和信仰,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例如,从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中,选拔出一批思想好、成绩好的同学组建“国旗班”,进行每周一次的升旗活动,能为学生展示一个榜样示范群体。学校对学生身边发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也应给予适当的惩戒。如果不惩戒,就是默许,学生就会对不良行为习惯熟视无睹。

    第七,与家庭、社会积极沟通,为做好校外教育工作创造条件。校外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阵地。家庭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发挥家庭及社会的积极作用,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要有计划地与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聘请校外辅导员等形式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的系统格局。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随着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标准的不断形成,两难问题在一定时期内会成为学生道德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这是因为学生个人自身成形的道德判断标准还没有最后形成,处在这样一个多元的、多变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的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都面临着多元的选择。

    道德两难问题的提出者柯尔伯格指出:道德既不由外部强制所致的内化过程而来,也不是生物学成熟的自然结果,而是在儿童与其社会道德环境的交互作用——活动或实践中逐步发展或建构起来的;这种发展或建构要走过一个三水平六阶段顺序相继的连续历程,其中的每个水平和阶段都代表着儿童通过自身的积极活动和思维建构而成的不同的道德判断结构、道德世界观和道德哲学,因此,“儿童是道德哲学家”。 柯尔伯格在儿童道德教育上提出了“道德教育的新苏格拉底法” (或“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方法”)。

    (2)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基础教育阶段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最适宜时期,这是由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的。

    第一,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应该使学生对于学习具有坚定的信心。学生从刚刚开始接触学习到慢慢适应学习,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但是随着课程难度的加深,学生对学习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应使学生克服这种心理,正确看待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正确面对成绩,养成对于学习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在这一点上闻名世界的数学家希尔伯特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第二,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教师布置的用来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认真完成作业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是一种学习状态的反馈。中小学生处于人生中好玩好动的阶段,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能够养成先完成作业然后再进行娱乐活动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尤其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第三,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读书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自觉主动地阅读书籍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的社会视野,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增强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校应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使其养成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良性循环过程,让学生学会在看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具备自学的能力。

    第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钻研的习惯。学习不能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必须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独立钻研的习惯。应鼓励学生刨根问底的积极性,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应该鼓励学生独立钻研,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者阅读资料。应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应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独立思维能力。

    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世界上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是看他或她与大多数人、特别是与同龄人、同性别的人是否一致。据此,提出以下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一,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条件。在心理咨询中,发现绝大多数来访者都具备这一条件。通过说话、察言观色便很容易确定来访者智力是否正常。一般不需要进行心理测验。

    第二,情绪稳定乐观。情绪稳定乐观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与这一条件相对立的是喜怒无常。这并不是说心理健康的人没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而是说他们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而且他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第三,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人,能信任和尊重别人,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能以恰当的方式让别人理解自己。因而,人际关系和谐的人无论在哪,和同学、同事的关系都会很融洽。对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很亲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是与别人没有任何矛盾,而是在发生矛盾时能积极地、有效地去解决矛盾,重新让别人理解自己。

    第四,行动自觉果断。这是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人干什么事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经过深思熟虑以后便果断地采取决定,不盲目、不犹豫、把自己的决定贯彻如一,决不是说是一样而做又是一样。这并不是说不能改变决定,而是说不能轻易地改变决定。

    第五,热爱学习、生活和工作。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热爱生活,感到生活非常有意思;爱学习,如爱学外语、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把学习看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爱工作,不仅按时上下班,而且创造性地去工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务,把做工作看作是一种乐事。 

    第六,正确的我观。这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有正确的我观的意思是: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的优点能积极地去发扬,对自己的不足能自觉地去改进;不因为自己的优点而骄傲自大,也不因为自己的不足而自卑;总是知不足而进取不懈、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愉快乐观。

    上述标准是互相联系的。一个人心理不健康,不一定表现在所有方面,而往往表现在几个方面。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第一,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强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加深认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人们对健康的理解还大多停留在身体健康上,许多父母只重视子女的身体健康,对其心理上的问题却不以为然。这更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因此,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有一个立体化、网络化的教育结构,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应相互沟通,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心理健康的发展有根本性和切实性的依托,学校应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调节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及时恰当地宣泄心理障碍的郁结。应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中学生要掌握心理调节技术,学会调节自己,自行消除心理障碍。要了解自己的弱点是什么,在自己的心理缺陷面前,不应一味自我贬抑。

    第三,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心理健康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完整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日益增多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全社会,特别是学校和家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一切教育活动中。

    第四,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借鉴教育性、全体性、差异性、主体性、整体性、保密性等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全体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将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绝大多数直至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目标。差异性原则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主体性原则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所有工作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同时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把教师的科学教育与辅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体性原则是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教育工作,注意学生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和整体性,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保密性原则是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障。

    第五,妥善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主动接触,不要坐等回避;要热心真诚,不要冷漠做作;要耐心倾听,不要肆意打断;要讨论启发,不要武断灌输;要实事求是,不要主观臆断;要积极疏导,不要压抑遏制;要因人而异,不要千篇一律;要协同配合,不要孤军奋战;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包揽;要自觉自愿,不要强迫要求;要平等相待,不要居高临下;要了解尊重,不要猎奇侦讯;要适度接纳,不要指责训诫;要自我领悟,不要包办代替;要科学引导,不要说教附合;要力求内化,不要强迫变化;要守信保密,不要随意张扬;要心悦诚服,不要令人屈从。

    (3)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预防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

    厌学心理:“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味蛋”,“小学生赚大钱,大学生赚小钱”的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上学习上遇到的挫折和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学习感到学习枯燥无味,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反正只是混一张文凭而已,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冷漠心理:面对复杂的社会背景,受到了不平的对待后,少年老成,早早看破红尘,远离本该属于自己热情开朗的学生时代,产生不该有的冷漠心理,显示孤僻,狭隘的精神状态,对任何事都无所谓,没有热情,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依赖心理:当前社会独生子女占据多数,家庭和社会的溺爱,造成学生独立性差,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和懒惰的习惯,离开家长、老师就成了失去导航灯的航船,严重阻碍个性和心理的发展。

    烦躁心理: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心理上也是充满矛盾、复杂的时期,极易形成中小学生特有的烦躁心理,在学习上缺乏稳定性和坚持性,不愿耐心学习知识,好动,怕受约束,情感多变,在接受教育时易产生听起来感动,想起来激动,做起来不动的心理状态。

    追求刺激心理:精力旺盛,思想活跃,模仿能力强,对任何事都好奇、感兴趣,对中小学生来讲本是好事,但由于受社会文化市场等不良的教育,寻找刺激,“闯禁区”造成注意力转移,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甚至误入歧途。

    逆反心理:好胜、好奇、好变、好动、好疑是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也是学生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往往使学生在主、客观上发生矛盾,看问题片面、偏激,辨别能力差,喜唱反调。

    封闭心理:有的中小学生总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产生强烈的独立倾向以及自我意识强化,认为已不需要别人和家庭的照顾,不愿讲出心里话,封闭自己,与外界隔绝。

    好高心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易产生好高骛远的心理,同样自卑的学生也有盲目性骄傲情绪。所以,这种心理分两部分人,其一,骄傲的人一碰到挫折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其二,自卑的人少有成绩就会飘飘然,忘乎所以,自我形象高大,对别人不屑一顾。

    妒嫉心理:妒嫉是人特有的心理,学生好胜心强,分寸掌握不好,就会产生这种心理。其消极作用极大,在学习上失去交流、切磋的机会,学生之间互相封锁,转移学习的注意力,极端者会把心思花在如何超过或压倒对方,甚至打击、报复同学的不良行为上。

    虚荣心理:这些学生特别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和被社会、学校、家庭吹捧。由于过分受到娇宠,在学习上不懂装懂,不愿袒露缺点。为了满足虚荣心,不惜弄虚作假,欺骗别人。

    性差异心理:社会传统意识认为,女孩子小学比男孩子强,上中学后就不如男孩子。这种压力对女学生影响很大,使她们怀疑自己,形成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习进度。其实这些对智力无大影响,学习上的差异基本上不存在。

    焦虑心理:部分中小学生在学习中,总是担心、忧虑掌握不了知识,意识到有可能失败和满足不了自我需求,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情绪波动大,产生焦虑心理,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加剧焦虑反应。其一,生理上:肌肉紧张、动作僵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出汗、手足发冷、老是想上厕所;其二,心理上:苦恼、无助、担忧、坐立不安、头痛脑昏、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处于僵滞状态,有的甚至会产生自我否定、自责、胆怯和害怕等现象。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应使中小学生保持愉悦乐观的情绪,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长期坚持心理健康锻炼。做好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会辨别是非、美丑、真伪、善恶,懂得坚持就是真理,抵制不良倾向,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逐渐完善自我。引导学生之间正确的交往,鼓励学生遇到不开心的和困难时多与老师、家长倾诉,使不良的心理情绪因素减弱和消失。

    形成一个合理的良好的家庭氛围,因为家庭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的第一基地,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极大,同时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消除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引导学生加强自身修养,虽然社会,家庭和学校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但预防心理问题,必须通过学生内因产生效果。

    教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想信自己的能力,懂得自尊自爱,在学习上碰到困难不回避,而是积极地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培养学生尽快适应、关心和热爱集体,同学之间建立真诚的友谊,是学生感到温暖的集体既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又是健康成长和生活的好园地。

    在重视学生体育锻炼的同时,及时有效倡导心理锻炼,在增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使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更明确,更主动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4)青春期性教育

    中小学生处于重要的生长发育期,随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发育,特别是在青春期,会有越来越多的困惑出现在他们的心中,使他们常常伴随着烦恼而逐渐长大。其中,性的成熟给学生带来的困惑最为明显。生理成熟在肌体上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性意识的逐渐萌发带来了内心的渴望与压抑,与异性交往时遭遇的无助与困惑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他们的内心。青春期少年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在性的满足和社会化要求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因此,青春期性心理教育和青春期性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性心理是指人对性生理变化、性别特征、两性交往关系的内心体验。性心理教育是青春期性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教育者应向青少年学生介绍青春期性心理的产生、发展和表现的特点,并帮助他们掌握与异性建立健康良好关系的基本知识和行为方式。青少年向往异性间纯洁的友谊,寻求同伴的理解,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可以消除两性间的神秘感、好奇心,缓解心理压力,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异性,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者对于正常异性间的交往应该给予支持,应正确区分正常交往与“早恋”。

    性道德教育是青少年学生性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应该将“性”置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如何使青少年学生既承认性又保证人类尊严的独立性,如何既懂得两性相处的道德原则,又了解与性行为相联系的社会责任与义务,是性道德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要告诉青少年学生注意做到自尊、自爱。这样才会得到朋友的尊重与信任,同时还应该互尊互爱,与异性相处,应以礼相待,要举止大方,能尊重对方的人格、权利和爱好。要使青少年学生认识到性纯洁的重要价值。性纯洁对于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在于使他们保持良知和身体的纯洁性,保持情感和心理的完美性,使他们有发展人格和学业的充分空间。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性审美意识。拒绝低级庸俗的书籍、报刊、杂志、录像的诱惑和侵袭。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豫ICP备11004431号 Copyright @ 2011 河南金东方图书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建和网络 网站建设专家